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策划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深入展开自评自建工作,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期,我们聚焦的是: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
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2011 年 11 月,山东省体育局根据省领导指示,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办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的报告。2012 年 1 月16 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在山东体育学院以二级学院的形式建立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2012 年 3 月,省体育局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提交关于在山东省建立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的有关议题材料,2012 年 4 月 9 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有关决议,由省体育局选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
图 1 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历史沿革示意图
2017 年 1 月,山东体育学院根据山东省政府 121 次常务会议审定的建设方案,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揭牌成立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同年 9 月,首届本科生入学。
二、组织架构
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足球协会、中国篮球协会、山东省体育局、山东体育学院联合承办,以山东体育学院二级学院形式成立,下设业务部、合作培训部,业务部下辖足球教研室、篮球教研室和竞赛训练中心。
图 2 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组织架构图
三、目标定位
学院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三大球”振兴等重要国家战略,对接足球、篮球运动发展需要,依托体育学学科,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传播,重点培养教练员、教师、裁判员、管理人员等专业技能强、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全链条”应用型人才,致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后备人才青训基地,努力建成国内领先、亚洲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国字号专项运动学院。
四、学科专业与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运动训练(足球、篮球方向)和足球运动 2 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门类均属教育学体育学类,学位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 1556 人,足球专项本科生 791人,篮球专项本科生 765 人,目前是国内成立时间最早、招生规模最大、辐射全国的专业足球、篮球运动学院。
五、专任教师规模
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员工 50 人,目前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18人、博士 13 人、在读博士 6 人。副高级职称(含)以上人员占比 50%,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比 38%。
图 3 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教职工结构
分布情况
办学特色
一、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
抓关键群体,凝聚全员育人特色。严格落实处级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形成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作报告、联系班级的常态化机制。学院主持日常工作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带头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讲授“形势与政策”课,讲好开学第一课和在校最后一课。班子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切实担负育人责任,通过主题党团日、讲党课等形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完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书记+辅导员+教练员”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制定辅导员专门考核办法,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严把培训关。锤炼特色思政团队,配齐、培优思政队伍,让所有教师、辅导员承担好育人责任。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海归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全体教师育人综合效应。认真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通过新生入学师生见面会、校内师生足球篮球联赛等形式,密切师生交流,一线教师经常性为学生提供指导。
图 4 学院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讲党课、主题党团日等活动
图 5 重点加强青年教师、辅导员培养,增强育人
本领
抓重点环节,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统筹设计新生入学教育,涵盖价值塑造、校情校史、校纪校规、安全教育、职业规划等内容,上好“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山体精神。强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针对校代表队进行单独编班,建立各年级梯队班,统一进行课程编排与日常管理,健全学生评优评奖制度,在提高教学训练水平的同时,有效疏通学训矛盾中的堵点。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级合唱、演讲、书法、军事技能展示、定向越野等各类大赛,并屡获大奖。推动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支持与激励、文化氛围营造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常态化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打造“星火青春”志愿服务团等品牌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团与日照市社区打造公益课堂项目,覆盖参与志愿服务学生 300 余人。选派足球、篮球专项学生助力日照市“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入选国家体育总局“2023 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成立考研班,组织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动员会及专题培训,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图 6 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学生成长成才“第二课堂”
抓有效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载体。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国家两院篮球足球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开展足球、篮球教研室思政育人目标研究。紧贴足球、篮球专业特点,挖掘体育思政要素,邀请奥运、亚运冠军和足球、篮球领域知名运动员、教练等给学院师生宣讲授课,结合奥运会、世界杯等主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宣讲,将“中华体育精神”“冠军精神”“女排精神”及体育道德等体育特色思政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教育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积极开拓网络宣传阵地,对青年学生形成有效覆盖和影响合力。开办“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成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服务中心、挂牌学生党员宿舍,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弘扬竞赛文化,强化校内联赛建设,搭建训练竞赛和教学成果检验平台,为师生提供教学研究和实践展示机会。发挥典礼仪式的育人作用,深挖典礼育人价值,针对不同的校园典礼,确定不同的主题,体现不同的教育内涵,让校园典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课堂,通过集体宣誓、佩戴校徽院徽等环节,彰显学院历史和文化。
图 7 紧贴足球、篮球项目特点,挖掘体育思政要素
二、坚持人才驱动,打造双师队伍
学院坚持人才驱动,外引内培,全力打造育人有道、教学有法、科研有果、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强化人才引育力度。聘请原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池建为国家两院执行院长,巩晓彬为国家篮球学院副院长,特聘蒋志学、信兰成、米卢、宫鲁鸣等十余名业内知名专家担任顾问,为在校生授课。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访学读博。以赛促教、促学、促改、促建,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展示教学风采,锤炼教学能力,教师在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图 8 山东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两院院长王毅为池建(左图)、巩晓彬(右图)颁发聘书
图 9 学院专家顾问团队展示
图 10 中国男足国家队前主教练、“神奇教练”米卢任国家足球学院首席技术顾问,并为学生授课
加强有组织科研。针对学院特色及教师情况,组建多支科研团队,开展集体科研攻关。近五年,教师主持参与科研课题 20 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13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2 项,组建科研团队 5 个,发表中文核心、SCI/SSCI 等期刊论文 40 余篇,出版专著 20 余部。
表 1 近五年国家两院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
一览表
鼓励多元化专业发展。目前学院拥有国际级足球裁判员(国际足联裁判员体能讲师)1 名、国际级篮球裁判员 1 名、亚足联/中国足协职业级教练员1名、亚足联/中国足协A级教练员1名、欧足联 B 级教练员 2 名、亚足联 B 级教练员 2 名、中国足协 C级教练员讲师 1 名、中国足协 D 级教练员讲师 2 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 2 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 1 名、中国篮协认证荣誉裁判员称号 1 名。300 多人次参加过奥运会、世界杯、亚洲杯、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裁判执法工作,10 人次担任国家女足青年队、省男、女篮队等高水平运动队教练。
图 11 学院高水平裁判员教师风采展示
图 12 学院高水平教练员风采展示
图 13 学院教师服务高层次赛事及高水平运动队
风采展示
打造高水平智库。深度参与体育总局有关高校足球人才培养、国家示范足球学院建设和评建、全国高校足球师生技能大赛等政策调研起草工作;在教育部高校足球学院建设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拟定我省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3+4)方案;参加全国足球项目单招考试标准修订。在全省深化足球领域体教融合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得到副省长批示。
三、坚持以本为本,强化质量保障
做强优势专业,兴办新兴专业。开设运动训练专业(足球、篮球方向)和足球运动专业。其中,运动训练专业 2022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足球运动专业 2024 年 1 月正式获批,9 月开始招生,为全国首批招生院校。与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足球人才“3+4”贯通培养。
图 14 学院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完善闭环管理,构建循环反馈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加强对教学质量保障关键性环节的监控,以质量控制点为终点,完善质量保证流程和实施细则,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运行机制具体实施,使执行过程与监督过程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的流程,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全面落实三级听(看)课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等。注重科学评价,基于“OBE”理念,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每学期、每学年、每四年分别进行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
图 15 学院专家领导听看课,督导教学保实效
对接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统一部署,修订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人才需求和目标定位为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最新要求,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需求调研,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新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与科技创新活动 4 大模块组成,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等途径,全面提升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成效。
四、坚持开放办学,拓宽育人渠道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筹建中国-克罗地亚足球学院,与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协商筹建中克足球学院,受外交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注和支持。与克罗地亚足协签订共建协议,围绕校园足球合作、青训中心建设、赛事交流、足球文化传播和产业开发等方面达成诸多合作意向。建好海外实训基地,在西班牙武康大学建立海外实训基地,首批学生已于今年 9 月启程到西班牙武康大学开展 3 个月的实习实训。引进优质人才和课程资源,聘请前国足主教练米卢为学院首席技术顾问,并亲自为学生授课;引进西班牙、塞尔维亚、乌克兰等国家的 6 名高水平外籍教练(教师)来校执教;引进《教练员学》等海外课程。
图 16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白玉刚为“山东体育学院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西班牙实训基地”揭牌
图 17 山东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两院院长王毅书记率团访问克罗地亚,与克罗地亚足球协会
签订共建协议
图 18 学生赴西班牙武康大学实训基地实习
图 19 学生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
交流学习
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对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中国篮协等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承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师国家级专项培训”“中国业余足球教练员公益班”等多项国家级培训工作;常态化承办足球 E 级、D 级教练员,三级、二级和一级裁判员培训和篮球 E 级教练员、一级裁判员培训。深化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合作交流,与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合作;与日照宇启共建男足院队,征战中乙联赛;与青岛西海岸女足合作,2 名在校生作为主力征战中甲。强化与体育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基于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深化与深圳拾佳球、山东骏文信息等公司合作,围绕足球运动表现与大数据分析开展技术研发、智慧篮球场建设合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强实习实践基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遴选建设优质实习实践基地 23 个。
图 20 推进协同育人,凝聚育人合力
育人成果展示
一、竞赛训练成果丰硕
男、女篮代表队在历届 SCBA 联赛中获得冠军 2 次、亚军 3次、季军 2 次,并获得全国运动训练竞赛联盟“3X3”篮球联赛季军。学院男子足球队先后获得全国运动训练竞赛联盟足球联赛SCFA 全国季军、山东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丙组亚军、山东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男子丙组亚军。女足代表队获 2022 年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女子高水平组亚军。在校生中,1 人代表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获亚足联女子亚洲杯冠军,1 人参加2024 年全国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获得冠军;2 人代表青岛西海岸获 2023 年中国足球女子乙级联赛第一名;1 人入选国家男篮二队集训人员名单。
图 21 竞赛训练获奖成果展示
二、创新创业如火如荼
近五年,学院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训练与竞赛,获优秀组织奖 2 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校级金奖 2 项、银奖 4 项、铜奖 8 项,先后培育出省级大创计划项目 2 项,校级大创计划项目 9 项,在历届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得金奖 1 项、银奖 2 项、铜奖 4 项。聘请中国足协(青岛)青训中心青训总监孙骏和“全国模范教师”、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女足主教练姚波担任足球运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校友导师”,聘请青岛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青岛青铁联合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乔伦和日照宇启足球俱乐部董事长任宇驰担任足球运动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导师”。
表 2 近 5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情况
表 3 近 5 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获奖情况
图 22 学院师生在“第三届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图 23 孙骏、姚波受聘足球运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校友导师”
按照“目标精准化、内容系统化、实践项目化、传播立体化”的原则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涵盖理论宣讲、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劳动教育等实践内容,近五年,累计组建实践团队 20 余支。“星火青春”志愿服务团获山东省“三下乡”省级优秀服务团队称号,入选“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打造的“希望小屋”项目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服务基层项目。学院以足球、篮球专项为抓手,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学院学生 180多人次参与日照市“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体质水平的提升。与滨州市滨城区渤海社区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成功推进志愿服务团与日照市社区打造公益课堂项目,覆盖参与志愿服务学生 300 余人。组织学生参与省运会、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国家联赛(日照站)、日照马拉松等重大体育赛事执裁和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达 1000 余人次。
图 25 社会实践团队风采展示
四、毕业学子百花齐放
近五年来,学院毕业生的毕业率、学位获取率和就业率均稳定保持在 95%以上;多名毕业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埃塞科斯特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继续读研深造;近 20 名毕业生扎根基层,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批毕业生投身于足球篮球青训、基层体育教师、自主创新创业、职业联赛等领域,涌现出王思雨、郑铮、任雅静、王保鑫、赵鹏图等优秀毕业生。
图 26 优秀毕业生代表风采展示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铭记方向,校正目标,明晰前景。学院将依据本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意见,全方位不断改进,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强、以评促管。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效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未来发展规划,不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