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体育学重点专业,197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3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起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5年6月获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资格,2005年10月获体育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2005年与上海体育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随着学院的发展,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现有在校生1572人。2001年被列为“山东体育学院重点专业”,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ZG0302)”。项目涵盖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34个。
2014年7月,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运动系举摔柔、拳跆两个教研室基础上成立运动二系,运动训练专业(重竞技)划入运动二系管理,项目主要有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健身健美、器械健身、体育游戏、花样跳绳、空手道等。
运动一系
师资力量
运动一系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5人;聘用13名兼职教师和12名外聘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3人;外聘专职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6人;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12人获得“院教学优秀奖”,“双师型”教师20人,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3人被评为“院十佳辅导员”。
科研成果
系部重视青年教师专业方向的培养,根据教师自行选定的研究方向,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举办论文报告会、外出培训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三年,运动一系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9篇,完成教学类课题7项,出版著作4部,获得省级软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2013年,由排球教研室完成的自编教材《羽毛球》和《软式排球》完成编写,正式供学生使用;由篮球教研室教师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游戏》作为工具书被各类高等院校采纳使用。
教学训练成绩
运动一系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近三年来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国际大赛获奖15项,国内大赛获奖二十余项,省级大赛获奖18项。尤其, 2011级学生孙一文代表中国女子击剑队获得了“2013年世界杯巴西站比赛”团体冠军、“2013年东亚运动会击剑比赛”团体冠军、“2013年亚洲U23青年运动会”个人及团体冠军、“2014年亚洲击剑锦标赛”团体冠军和“2014年亚运会击剑比赛”团体冠军;2014级学生王婷婷代表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参加“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橄榄球比赛”获得季军;2011级郭恒杰、赵新涛等23名学生代表学校在“2014年中国橄榄球嘉年华活动——全国美式室内橄榄球联赛”中获得冠军;2012级学生李宇航、陈之浩、2014级学生孙威分别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中获D类一等奖。2015年4月26日,2011级学生朱士玉在“雪花勇闯天涯”大学生挑战未登峰山东赛区总决赛上,获得定向越野赛第一名和山地急速越野赛第一名,以绝对优势勇夺山东赛区总冠军,加冕山东赛区“大学生勇闯天涯勇士”称号,获得代表山东赛区赴云南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未登峰活动的资格。同时,朱士玉与晋级总决赛的我校学生王传岱、李凯敏、侯华斌、渠怀兴,团结拼搏,在100多所参赛高校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山东赛区团体冠军。5月27日,朱士玉在“雪花勇闯天涯”大学生挑战未登峰总决赛中,成功登顶位于云南德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海拔5119米的未登峰。
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运动一系积极探索优秀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训练实习基地建设。
2015年5月25至29日,运动一系与山东省青岛市篮球、橄榄球运动管理中心,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滨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八地市体校签订教学训练实习基地协议并成功挂牌。2016年1月13日,运动一系与山东省小球管理中心建立青少年小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并挂牌。
运动二系
师资队伍
目前,运动二系共有教师23人,其中,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5人,中级14人,初级2人;运动等级一级及以上的教师15人;硕士生导师4人;国家级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校级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校级师德标兵各1人;国际级裁判1人,亚洲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9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5位教师获得校教学优秀奖,1位教师获得山东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位教师分别获得山东体育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本专业教师有教学课题4项、科研课题2项;EI全文收录论文2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教学训练成绩
运动训练专业(重竞技)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其中1986届举重专项学生马文广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现任国际举重联合会秘书长,为我国重竞技项目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92届健美队队员李庆华现为国家健美队总教练;1994届学生马文辉系两届奥运金牌教练;2002届学生刘春红两获奥运会举重项目冠军,荣获国际举联“百年百杰”称号,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07届拳击专项学生王延凯现为山东省拳击队、国家拳击队教练,2015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冠军赛60kg、91kg金牌教练;2015级拳击专项学生于丰恺在里约奥运会拳击资格赛上获得91kg冠军,获得2016年奥运会比赛资格。
运动二系现有拳击、跆拳道、脚斗士3个代表队。2014年以来,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枚、银牌8枚、铜牌7枚。
新时期新阶段,运动二系将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体育强省”战略,抓住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工程的重大契机,落实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理念,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服务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与文化三大领域,突出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体育人才。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盟筹备第一次会议
山东省小球管理中心与运动一系建立青少年小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并挂牌
运运动一系学生孙一文(左二)代表中国女重队获201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团体冠军
学生在2015年中国大学生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比赛中
学生在2015年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
学生在2015年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
运动二系学生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中取得1金1银1铜2个第五名
运动二系学生在2015年全国精英赛中取得3银3铜3个第五名